北京蓝天“含金量”大幅提升

北京日报记者 骆倩雯

PM2.5年均浓度从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首次迈入“40+”;优良天数占比超过六成;连续两年没有出现PM2.5严重污染日;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浓度最低、降幅最大……一个个数据,都在宣示着,“十三五”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北京蓝天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PM2.5年均浓度较“十二五”末下降了47.9%

从2013年起,北京全面加速大气治理的步伐,向PM2.5宣战。尤其在“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全力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重点领域探寻减排空间,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实现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十三五”时期北京为大气治理所做的努力,实现了五“最”:全市空气质量改善最明显、体制机制最完善、治理措施最有力、区域协作最密切、全民共治最深入。北京的努力也被世界看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度评价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认为北京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作为一名跟大气治理“同步”的生态环境人,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高级工程师李倩颇有感触。她2012年底调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正好赶上北京市治理PM2.5的全过程。李倩还清楚地记得,“那会儿我们盯数据,重污染一来,峰值浓度能达到三四百微克,而现在超过一百五十微克的都很少。”李倩从2017年开始负责写重污染报告,头两年几乎隔一段时间就得写,而到了2019年,她这项工作任务基本上就为零了。

2019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40+”,较“十二五”末下降了47.9%,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浓度最低、降幅最大。2019年全年累计的优良天数240天,较2015年增加54天,占比达65.8%;空气重污染日4天,较2015年减少42天,且连续两年未出现PM2.5严重污染日。北京的空气质量“优增劣减”特征突出,蓝天的“含金量”大幅提升,人们不再觉得北京的蓝天是稀罕品。

超常规措施完成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十三五”期间,北京的大气治理力度空前,各项超常规的措施在完成着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花菲介绍,“十三五”期间,为全面保障大气治理,北京成立了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专设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修订《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订《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针对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老旧机动车更新淘汰等出台一系列配套鼓励优惠政策。还全面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把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深入乡镇(街道)并向社区(村)拓展,成立了“环保警察”,全面实施精准执法、“点穴”执法、全时执法,执法效率大幅提升。

北京加快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完成“散乱污”企业分类清理整治,第三产业比重稳定达到80%以上;优化能源结构,基本实现全市无燃煤锅炉和平原地区“无煤化”,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市燃煤消费总量下降到250万吨以内,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排放大户”机动车污染治理实现突破,出台柴油车治理攻坚行动计划,综合运用禁限行、淘汰补贴等政策,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国五”及以上排放车辆占比超过60%;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并创新“黑名单”“远程在线监控”等手段,提高监管效能;扬尘管控更加精细化,依托粗颗粒物监测网络、扬尘视频监管平台、道路走航监测、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推动提高扬尘管控水平,2019年全市降尘量均值为5.8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2.7%。

同呼吸共命运,这时期,也是京津冀区域协作最密切的几年,京津冀三地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完善信息共享、结对治污、重污染预报会商、应急联动等机制。三地还共同开展秋冬季污染攻坚行动,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全面加强治污合力。

久久为功,大气治理仍然是一场持久战,随着减排空间越来越小,北京下一步将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治理为重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并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继续深入推进区域联建联防联控,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北京蓝”常驻。

相关文章

京津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