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贸易“天津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强筋壮骨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朱伟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在天津市金融局、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办公室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滨海新区中心支局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发展离岸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率先落地实施了离岸贸易“天津模式”。该模式成为国内继“上海模式”和“苏州模式”后,第三种具备可操作性和天津滨海新区特色的支持离岸贸易发展的方案,也是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实体经济开展离岸贸易的重要举措。

天津瑞侃热控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保税区分行就离岸贸易业务形成结算方案,瑞侃热控已完成对新加坡公司的首笔结算,合计金额67万美元,此单业务是天津港保税区离岸贸易“天津模式”支持“海外工程承包”的又一经典案例。截至目前,离岸贸易“天津模式”已覆盖 “集团采购”、“大宗商品离岸贸易”和“海外工程承包”三个业务领域,惠及天津港保税区多家企业,已完成业务结算超过30单,累计结算金额近1亿美元。

离岸贸易“天津模式”是一种在自贸框架下,“外汇管理部门+属地行政主管部门+商业银行+离岸贸易实施企业”四方合力,支持实体经济开展新型离岸贸易的模式。2022年,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合作,完成首单离岸贸易业务,离岸贸易“天津模式”支持的第一种业务场景——实体经济“集团采购”模式成功落地实施。目前,高利尔公司与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已完成20余单离岸业务收付汇,合计交易(买卖)额约100万美元。

中垦国邦(天津)有限公司每年进口大豆近千万吨,约占全国大豆进口量7%。受国内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影响,有时采购的大豆运回国内压榨是亏损的。获得离岸贸易“天津模式”支持后,该公司业务不再局限于进口,而是可以通过离岸转手买卖,更加灵活的规避交易风险,平抑国内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并参与到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竞争中。中垦国邦公司首单业务实现贸易额约9000万美元,成为保税区首家按照“天津模式”开展大宗商品离岸贸易的企业。

继高利尔、中垦国邦之后,通用电气水电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的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提出离岸业务需求,并在中国银行保税支行的支持下,完成了首笔20余万美元预付款项的支付。至此,离岸贸易“天津模式”完成了在保税区内的再一次复制推广,并形成了“天津模式”支持“海外工程承包”的首单业务,解决了海外工程项目当地采购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境内公司“走出去”,积极开展海外建设项目,支援“一带一路”建设。

伴随离岸贸易“天津模式”复制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雪佛龙(天津)润滑油有限公司、爱信食品有限公司、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等多家保税区企业均表示有相关业务需求,天津自贸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也在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计结算方案。

离岸贸易“天津模式”正多点发散,不断扩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受益。接下来,天津港保税区还将进一步深化离岸贸易“天津模式”,就推进新型离岸贸易广泛开展大胆尝试。同时,保税区还将加大离岸贸易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金融服务方案,助力更多企业快速发展,奋力推进一流港口经济示范区建设,以一域之为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相关文章

京津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