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宁河区: 加速由传统“农业大区”向一流“农业强区”转变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记者 朱波 在6月28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河区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充足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打造了“东菜、西粮、南水、北牧”的农业板块,培育了特色鲜明、种类丰富的农副产品,成为华北地区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宁河区委副书记、区长惠冰说,昨天,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开幕,李强总理在致辞中指出,“过去十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未来更长时间里,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也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互利共赢的合作机遇。”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将为世界发展提供动力和机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每年以“一号文件”形式进行安排部署,天津市也将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列入“十项行动”,为宁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线图”“施工图”。

宁河区委副书记、区长惠冰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持续用力攻坚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生产、冷链仓储物流等产业链上游业态,布局发展预制菜产业。大力推进“种业强区”建设;协同做好农业领域科研转化和品牌打造,强化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体育等业态联动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有机互促、深度融合。

促进农村全面进步。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和镇村绿化美化,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整体下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市场主体联农带农机制,让广大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

围绕这三个目标,宁河着力实施“四大工程”:

——聚焦做强主业,着力实施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工程。宁河农业正处于传统“小农”模式向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农业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方向,统筹整合、有效放大全区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持续用力打造优势产业群。做强主导产业,统筹实施好小站稻振兴计划、七里海香蟹推广计划、百万生猪生产计划,稳定粮食年产量28万吨以上、蔬菜年产量20万吨以上、生猪稳定出栏48万头以上。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生产、冷链仓储物流、交易中心等产业链上游业态,实施好京津冀预制菜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做强河蟹、生猪等产业公司,全面构建“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商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做精特色产品,聚焦“宁河米仓·美食天堂”建设,重点推出代表“宁河味道”的“三红两紫一青四白”十大特色农产品。其中“三红”即红椒、红薯、西红柿,“两紫”即七里海紫蟹、葡萄,“一青”即宁河特色青菜,“四白”即宁河大米、白鳞鱼、长白猪、白色食用菌。围绕做大做强这十大特色农产品,做好与绿色食品产业链、预制菜产业的衔接,尽快推出一批地理标志性预制菜产品,让更多大城市居民爱上宁河美食、记住宁河味道。做亮农业品牌,坚持以特取胜、以质取胜,抓好“土特产”培优,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新农人协会、七里海河蟹养殖协会等行业力量,按照“蟹上环”“米上牌”“猪上市”思路,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标准管理、统一品牌销售,全面叫响“津沽七里海”品牌,做好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打造京津冀精品“米袋子”“菜篮子”“蟹篓子”“肉铺子”。

——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工程。宁河农业体量大、门类全,是开展农业科研创新应用的最佳载体,将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加强创新合作。指导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换新水产、金世神农、齐心园区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强化合作,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市场化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抓好农业领域“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队建设,整合优质企业资源,建设产业联盟,力争实现升规上市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种业创新。发挥种稻、种猪、种鱼、种蟹、种苗、种牛、种花等种业集群优势,重点实施原种猪场提升改造、国家级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业科普示范基地等工程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应用,推出更多高产量、高产值的农牧原种,全力打造“种业强区”。

­­­——聚焦价值转化,着力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宁河有水有绿,有万顷良田、也有红色底蕴,是借势借力发展全域全季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围绕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依托“北国江南·水香宁河”的发展定位,深度整合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资源,策划举办了“四季”主题文旅活动,谋划实施了小七里海、贝贝生态农场、乡野主题公园等多个新景点建设,推出了6条精品旅游线路(七里海研学游、农庄体验游、稻香观光游、运河水乡游、民俗文化游和梦幻蓟运游),取得了显著效果,仅“五一”期间,全区接待游客、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839%和724%。

——聚焦共同富裕,着力实施乡村建设提质工程。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在农村基础设施上,接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实施好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鼓励镇村因地制宜发展全域光伏、沟渠光伏、集中式风电等业态。在农村公共治理上,全面推行“积分制”“清单制”等经验做法,完善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救助、商业网点等民生服务持续下沉,让广大农村地区群众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样好的生活。在农村人居环境上,坚持用“景区”理念规划建设乡村,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做好镇村四旁绿化,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模式,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在农民增收保障上,进一步健全“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引导鼓励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参与农文旅项目经营,多渠道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跑赢全区GDP增速,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关文章

京津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