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南台村: 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互融共进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记者 朱波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南台村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有效破解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基层治理存在短板等问题,全力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红色新引擎”。

南台村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独流减河西部的一个偏远村庄。2015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抓牢中坚力量、抓实组织建设、抓好基层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在七年的发展实践中,逐步走出一条汇聚南台特色、富有南台魅力的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互融共进新路。2022年,南台村荣获天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天津市乡村治理示范村、滨海新区健康村、滨海新区未成年人“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支部书记王春盛获评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村民王春来获评天津市“最美家庭”。

党建同心,形成组织联合体。为强化组织建设,做强基层党组织,南台村主动与驻地部队、省部高校、附近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共建,扩大党建“朋友圈”,各自结合自身优势与工作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共同探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想、新途径、新方法,并拟通过推动辖区各党组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片区党建联合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党建聚力,打造资源融合体。在形成联合体后,各党组织可以将物质、人才、文化等要素禀赋有效汇聚,以“共通共享”为牵引,盘活与整合各级资源,实现内部资源的纵横流动、共用共享与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推动资源融合,打破单位、行业壁垒,通过党建联盟、思路共谋、活动共办等方式,实现不同要素之间的融通创新和相互赋能,将其实实在在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

党建赋能,构建治理耦合体。通过组织耦合,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以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力量参与乡村现代化建设,打造基层服务治理共同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治理模式创新,不断夯实基层底板,延伸治理链条,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多元参与、群防群管、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中塘镇南台村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互融共进的做法,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打造富民强村新业态

受自然条件限制,南台村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极大程度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为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南台村“两委”希望利用“村庄毗邻独流减河与马厂减河”的地理优势引入外围减河水对土地进行自然灌溉,从而达到洗盐的效果。但两河并不归属南台管辖,为了解决土地难题,村书记王春盛多次到访北大港水库管理中心,经与那里的负责人反复沟通与协调,在两地之间建立起党建联盟,并形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共建理念,将部分减河水引流进入农田,辅以合理灌溉方式,成功缓解土壤盐碱化情况。此外,南台村党组织还专门成立了乡村志愿服务队,村干部带领志愿者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轮番下田、平整土地、开沟挖渠、增施有机肥,在当地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土地盐碱化程度得到很大改善。

赵连荣是南台村的农业大户,他承包村南1-4斗465亩耕地,从事稻蟹鱼米立体生态种养殖,学历并不高的他,一有时间便参加村里组织的农技培训班,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立体农业的概念。“土地上面种水稻,下面养河虾、河鱼、螃蟹等,这些动物不仅能够疏松土壤,还能够以其排泄物为稻田提供更多营养,我们现在的水稻年产量可以达到40万斤,虾蟹产量也约莫1万斤,鲫鱼、草鱼的产量4000多斤,每年创造净收益120万元,这样的产量和利润是传统耕种模式远不可及的”,赵连荣一边说,一边从鱼塘中提起虾笼。一只只活蹦乱跳的河虾便映入眼帘。“我们养殖的虾,不仅虾肉紧实细腻,味道也比外面市场上的更为鲜美,这些都得益于稻虾立体种养。”在这里,稻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田,耕地空间也突破了原有的单元布局,稻蟹鱼虾立体种养植成功将自然生态、农业和渔业有机结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的思路。

南台村六斗的60亩机动地,因品质太差常年无人愿意承包。2018年,村民王德起接手后,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经营起了家庭农场,建立起一片红枣园。枣园面积虽然不大,但其出产的冬枣却因其优良品质和独特口感而远近闻名,逐渐发展成为南台村最具优势与特色的重点产业。2021年,冉冉家庭农场获评为天津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22年,“起好枣”冬枣品牌荣获天津市津农精品,王德起也被国家林草局受聘为乡土专家。他介绍道,“之所以能够打响冬枣品牌,多亏了村党组织对我们农户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据悉,南台村依托“四联”工作机制,与周围林果站、农业局、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一方面鼓励农业技术“走进来”,定期组织专家、学者下乡培训,点对点、一对一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与教学;另一方面又大力鼓励本土村民“走出去”,了解与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生产经验。正是因为有党组织的搭台铺路,王德起先后前往河北、山东、浙江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学习枣树种植经验。利用这些机会,他成功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改良土壤,又从山东沾化优选冬枣品种用于当地种植。为了培育本土特色冬枣,王德起在党组织的牵头下,与原大港林果站合作研究并开发了最新的冬枣嫁接技术,在原有产品上逐步推出二代、三代冬枣,冬枣制品等。当前。冉冉家庭农场冬枣年产达 8.5万斤,每年能够带来 70 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南台村以“冉冉家庭”农场为示范典型和实践基地,每年都在这里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就业服务等活动,不断推动资源共享、利益联结,帮助当地村民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掌握现代农业发展技术的先进模式和致富路径。

在树立了“起好枣”这一特色招牌后,南台村还在不断打磨枣文化,为冬枣赋予更多乡土情怀与价值内涵,推动冬枣产业形成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采摘、文旅的综合产业链条,为村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注入十足活力。

写好绿色发展新篇章

乡野两岸草木葱茏,碧波绿水轻舟惊鸿。南台村以党建引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谱写了蓝天碧水净土的壮美画卷。

一方面,坚持学理论立规矩强根基。南台村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相关党纪法规有机融合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团日等各项活动中,通过书记讲学、党员领学、群众共学等方式,提高广大干群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自觉。

另一方面,坚持惠民生护生态增福祉。南台村因地制宜,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融合,组织开展了包括“楼门亮化”、“绿地认领”、“公厕改造”、“四乱清整”、“口袋花园”等在内的一系列民生工程,充分诠释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内涵旨归。

形成巡河护河新常态

“下河治水、上岸治绿,守护两河生态,推进以水兴农”一直以来是南台村“两委”的治水思路与工作目标。由于辖区河段多、分布广,周围小企业密集,给日常看护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对此,南台村牢牢把河长制工作纳入村党组织领导体系,通过开设“双岗”与实施积分制,成功把支部建在河道上,实现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与河长制工作的有机互融,为河道治理与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了坚强保障。

充分动员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青年志愿者等成立护河巡航队,定期开展工作专题培训,提升政治站位,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战斗本领;同时大力开展河流巡查、宣传、保护、监督等护河行动,有效编织河湖保护生态网络。

从明确水域环境保护巡查制度、巡守人员各项工作职责,到构建网格化、精细化监管体系,建立河湖问诊日接访制度等,南台村一步一个脚印,搭建好河湖保护的四梁八柱,不断筑牢基层河长制工作阵地。

南台村相继开展“党员护河先锋岗”、“义务巡河岗”行动,并与党员积分制、乡村治理积分制相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各类护河行动,实现从“河长治河”到“党员治河”、再到“全民治河”的迈进,推动辖区河段形成“无垃圾、无违建、无淤积、无损毁、无污染”的“五无”常态。

建成休闲文化新场地

进入南台社区的幸福大门,“法治文化广场”红色大字鲜明耀眼,走进细看,文化长廊上分类展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学习内容,旁边还置有休闲座椅,方便周边村民和来往游客学习参观、驻足休憩。长廊的另一面,是健身功能区,集中着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是村民们平时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然而这样美观整洁、功能完备的广场曾经却是一片垃圾场,附近村民介绍,“这里本来是小区的一块空置土地,由于位置空旷,村民常常在这里堆放一些柴火、秸秆、废置垃圾,不只何时起,这片空地就成了大家约定俗称的垃圾场,每逢夏季,便臭味熏天、蚊蝇乱飞。”为了彻底根治这一顽疾,铲除环境卫生隐患,经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反复研讨,决定利用这块空地建立一座社区休闲广场。

在修建设计阶段,为了最广泛集中民智、汇聚民意,南台村组织党员上门入户,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经过不断磋商、反复比较、不断雕琢,法治文化广场终于落成。在这里陆续开展了“南台村晚”“法治宣讲”“全民健身”等各项活动,村民们闲暇时便聚在这里休闲小憩,坐话家常、锻炼身体,享受着人居环境整治对村民生活带来的美好新变化。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为满足老百姓文化新期待,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升精神文明程度,南台村逐渐走出一条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全新路径。一方面,释放线下活力。不断在活动内容与设计上推陈出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辖村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满足全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盘活线上空间。充分挖掘本土优质创作元素,用有温度的镜头记录乡村生活的一点一滴,以VLOG、短视频等各种方式展现当地风土人情,讲好南台发展故事。

“我们的村晚”烹出一道文化大餐。多年来,南台村坚守乡村文化阵地,以举办“村晚”为抓手,打造农村多元文化品牌。从“请人办村晚”到“培育自己的草台班子”,村晚的内容越来越亲民、越来越接地气。这些由村民们自编自导、自创自演的草根节目,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诙谐幽默的家乡方言来讲述身边人与身边事,展现了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和丰硕成果。每一个节目都集聚百姓智慧、凸显乡村文化,既展现地域特色,又带有“泥土芬芳”、追溯“时光记忆”。从乡村群众的文艺演出,到有机结合乡村振兴元素,擦亮农旅融合品牌,把许多乡村振兴的丰盛成果也搬上了春晚舞台,让观众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大饱口福,品味特色的农家产品,让更多人走进乡村、了解乡村,让村晚成为集文化传播、旅游宣传、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舞台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展现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突出了独具魅力的乡土符号,原汁原味还原乡村生活与劳动场景,有力彰显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自信。

“特色宣讲”唱出乡村振兴好声音。坚持以“党建+”平台聚合力。通过与驻地部队、省部高校、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联合共建,不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宣讲资源,推动宣讲进部队、进校园、进社区,形成联建共学、互促互进的生动局面。坚持以融合发展筑阵地。通过导入上级资源、深挖本土资源、引进社会资源,我村积极打造南台宣讲阵地,持续讲好南台故事,传播南台声音,做响南台品牌。一是推动宣讲进高校,通过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开展“教育强国,知行在我”——“红色1+1”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向高校学子讲述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鼓励青年学子扎根基层、绽放青春。二是推动宣讲进军营,听驻地官兵讲军旅生活,忆峥嵘岁月,帮助辖区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扣好人生第一例扣子。三是推动宣讲进校园。以青马讲学为主线,陆续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汲取榜样的理想——学习雷锋精神争当文明先锋”、垃圾分类科普、党史教育学习等专题宣讲,打通学生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宣讲走入青少年群体。四是推动宣讲进农田,围绕乡村特色品牌,我村开展了一系列富农惠农政策宣讲、农业生产技术集中宣讲,不断将好政策、好点子带给辖区村民,回应农民所需,助推农业发展。

筑共治共享新格局

结合村庄现状和工作实际,南台村创新提出并实施“1+5+N”基层治理格局,即1个网格长(村书记)、5个网格(片区)、N户村民的三级架构,形成对全村的纵横覆盖,破解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在环境清整、疫情防控、示范村创建中均发挥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辖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依托“1+5+N”的管理模式,村党组织将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禁燃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殡葬宣传、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一长五员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真正以“一张网”打通基层治理的千条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网格治理模式。

通过“1+5+N”的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四个走遍动起来”。2022全年,累计处理群众需求65件,解决涉民涉企问题70个,涉及复工复产、农产品助销、土地流转、纠纷化解、隐患排查、道路维修、路灯加装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镇、矛盾不上交。

相关文章

京津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