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用满腔热情化解矛盾纠纷

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张梅是二十大代表。她一步步从乡镇法庭走到县法院,又从县法院遴选至中级法院,工作岗位一直处在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最前沿窗口,以高超的司法水平,解决了数不清的矛盾纠纷,修复了无数个濒于破裂的社会关系,诠释了司法的公平与正义的真正内涵。

张梅从小生长在沧州青县一个农家,也切身体会过底层的艰难。刚考上大学时,母亲去乡里给她迁户口,今天让拿个身份证,明天又需要开份证明,始终办不下来,直到有人点拨,找了个关系才把户口迁走。这么小的事儿,生生让娘为难了好多天、跑了好多趟。

娘对她说:“梅啊,老百姓办点事真难啊。将来你要是有机会为老百姓办事,可千万别刁难人。”

走上工作岗位后,这句话成为张梅的座右铭。她每每设身处地地想,自己处理的事儿看起来挺小,但对老百姓,就是天大的事儿。每一个来打官司的当事人,都像是自己的父老和兄弟姐妹,赶到饭点,她会很自然地给他们买点饭,看到过得不容易的,还会顺手给点钱。

法庭辖区一个妇女要离婚,听闻张梅这法官不错,找到她家里去咨询问题,赶上下雨,天晚了,张梅母亲就留下那女的在她家住下,跟她们睡在一个炕上,家人觉得很自然。

她接待的第一个当事人,是同村一个老大爷。骑三轮车拉着半瘫的老伴来法庭打官司。

“儿子不孝顺,不养老,要告他们。”

老人家里的事儿张梅都清楚,她安抚老人,“您先回吧,晚上咱们家里说去。”

当天晚上,张梅就在自己院子里“开庭”了。张梅父亲请来了村支书,把老人和四个儿子都招呼过来。

“这事儿别打官司,打官司得花钱,还被人笑话,咱在这儿说清楚。”

父亲和村支书给他们讲理儿,张梅给他们说法律,一晚上,事儿搞清了,四个儿子轮流养老人,怎么养、怎么轮,都弄得清清楚楚。

后来,那家顺顺当当的过日子,一直到老俩口离世。

张梅爱好广泛,从进入法院大门,基层法庭、调解中心、中级法院,她的岗位调到哪里,哪里就很快成为先进典型。

在青县法院女子法庭时,女子法庭被授予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到金牛法庭当庭长,她是“办案之星”;遴选到沧州中院,名字仍然始终保持在墙上的光荣榜上。“双百法官”“办案标兵”“全省优秀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琳琅满目。曾经质效最差的金牛法庭,到她手里,从倒数一跃成为第一名;在青县法院调解中心当主任,她自创“望、闻、问、说”调解四步法,设立“倾听室”、“言和室”,调解中心获评先进单位; 在中院任民事专业审判团队负责人,她总结八种类型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推广,建立有效可行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案件处理标准不统一问题。

2011年春天,张梅所在的调解中心受理了130件拖欠取暖费案件。张梅带团队在晚上人们下班后,展开入户送达兼走访工作。开门那一刻,大都很抵触,脸色不好看,说话不好听,但只要迈进门槛,她的能耐就派上了用场。有的人家正在艾灸,她用医学常识做指点;有的孩子正跟家长闹别扭,她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有的人家做了一道美味的菜,她也能让交流通畅。甚至有人家的防火隐患,她也给指出来,这些见景生情的生活经验,迅速让住户接受了这个不速之客的法官,打开话匣子讲出矛盾背后的问题……整整17个晚上,送达完成了,住户们跟物业公司的矛盾症结也摸清了,业主们都很信任她,她又协调物业公司,把背后的管理问题一并进行解决,130件案子全部调解。

有一件发还重审的民间借贷案,折腾了好多年,在当地是挂了号的,涉案标的额一个多亿,当事人众多,各方都是大老板,都有强大的实力和社会关系。开完庭后,张梅做调解工作时,其中一个当事人态度傲慢,眼睛都不抬,有人悄悄告诉她,“这是强儿哥,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当事人掏出一支烟,正要点燃,张梅严肃地说,“我们是无烟法院,请把烟拿掉。”“你们找谁都没用,我不认关系,咱讲法讲理。”

张梅敏锐地抓住双方矛盾的痛点,找到他们的利益纠葛,把几桩事儿拿到一起分析解决,促使各方权衡利益,互相让步,经过五个夜晚,疙瘩解开了,打闹多年的老板不但达成了调解协议,而且从这个过程中又找到了新的合作契机,重新开始合作。

新冠疫情发生后,张梅召集庭里人员,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电子诉讼全流程操作指导”,提前做好服务。在法院党组领导下,以张梅为代表的沧州法院人冲破阻隔,成功实现司法服务不“停摆”。两级法院共计网上立案2450件。

在化解一件件纠纷和矛盾过程中,张梅收获着成长与快乐,幸福与温暖。

相关文章

京津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