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京津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京津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路径

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 秘书长 张贵

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石”,是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这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质载体和根本支撑,又是检验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京津冀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是构建在区域产业一体化之上,紧密伴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经过近九年的京津冀产业承接对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值同比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区域产业发展“一盘棋”日渐成型。北京经过持续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发展进一步聚焦“高精尖”。天津先进制造研发逐渐形成了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的制造业优势。河北紧抓京津产业外溢,搭建产业承接平台、促进转型升级,新动能不断集聚。

综合来看,京津冀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征。一是环京津区域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首选地。二是以工业制造业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载体。三是京津以城市功能再造推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四是产业一体化与协同创新并行。

“十四五”期间及未来一段时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趋势。一是强调津冀提升其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力的同时,更要增强本地吸引力。二是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2.0阶段,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高校科研院所、央企总部和医疗机构等成为重点。三是数字经济为代表未来产业赋能区域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新“风口”。四是区域产业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创新并行,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等融通发展成为发展重点。

京津冀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存在的梗阻点。一是京津冀产业梯度存在“悬崖”,区域产业链、技术链仍不够完善;二是市场主体动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要素市场不统一等问题依然凸显;三是强势政府与弱势市场并存,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提升;四是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不均,城市体系对产业承接能力有待提升。

加快京津冀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内循环”为主体的要义,立足于扩大内需,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打通供需两端,扩大内需,高质量供给;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四大要素循环,构建全国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建“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发挥“有为政府”的“链长”对资源和要素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发挥“链主”对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链区域配套深度融合。

二是发挥北京在京津冀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的核心引领作用。尤其以中关村及其在津冀分园等为载体,如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科技新城、京津产业新城,河北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形成“北京研发-津冀转化”格局,打造从北京知识技术创新源,到天津创新转化基地,再到河北先进制造的产业一体化架构,促进区域创新空间与物质空间的融合。

三是打造一批标杆性产业群。依托各类园区、平台和基地,围绕新一代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区域优势产业,按照“强点、集群、组链、结网”的思路,联合引导资源、要素和项目,促进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和平台建设专业化,着力建设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中国北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带等若几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群。

四是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地理临近、三地连片地区,联手打造京津科技走廊(京津科技新干线、京津城市连绵带)、通武廊、静沧廊、京津雄创新三角区,以及若干个三地的“飞地经济”。

五是推进区域市场准入一体化。加快一照多址、京企异地注册、企业信息互认共享等方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市场准入、运行和监管一体化,降低企业就近转移制度性成本。

六是加快厚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的“新根基”。紧扣“场景牵引、应用为王”,依托头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区域性创新“云平台”,发挥平台型企业带动效应,将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化新场景应用的“主战场”,打造系统化多层次、区域性的创新与产业“云上”体系,促进中上下游企业、大中小微企业的融通发展,打造产业新生态。

相关文章

京津冀风采